校庆
 学校首页 | 网站首页 | 校庆动态 | 通知公告 | 校友风采 | 魅力喀大 | 祝福喀大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校庆动态>>正文
周健:凡我所在 唯是喀大
2022-06-23 12:41  

王志远 赵宇洁

周健,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教授,2018年9月和2020年2月,连续两次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工商学院选派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大学开展援疆工作。2021年7月,她再一次主动选择了延期一年半,继续扎根新疆献身教育工作。

深秋已过,寒意渐来。看着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讲台上神采飞扬的状态,这是援疆教师——周健老师平常的一天。我们也在周老师的配合下,开始进行了本次专访,此时的我们并不知道,短短的一个小时后,我们将明白“奔赴”的意义。

4696公里,乌云不可遮月

4696公里是喀什烟台的距离。从最东边来到最西边,从温暖湿润的海边城市前往干燥寒冷内陆喀什,从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周老师从未有过片刻的退缩,几件衣物,几本书籍,一个水杯,就是她前行的全部行李。2018年9月,带着山东援喀什的使命,带着满满的责任与担当,周老师前往喀什,从此开始了她的援疆之路。她与我们都不知这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这是一种成就彼此的历程。

面对西部的教育水平较低教学资源相对于内地有所欠缺的局面,老师搭建起了一座山东工商学院与喀什大学教学资源互通的桥梁,她经常邀请山东工商学院的老师们通过网上授课的方式为喀大的学生进行教学为喀大带来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希望打开许多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渴望外面世界的同时,也坚定了建设大美新疆的决心

周老师眼中,喀什大学的学生都是勤学好问渴望求知的。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同时更重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明白家和国的关系知道自己国家发展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展现自己为边疆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研事业方面,周老师主持申报获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1项、自治区高校人文计划重点项目1项,接受重大委托研究项目1项。这些都有效提高了喀什大学师资的“造血”能力。同时,也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同事们同申报了“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项目,大大提高了喀什大学的科研工作水平。在她看来,她做这些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山东工商学院与喀什大学更好连接起来,把资源可以更好地对接,合作更为紧密,互动更频繁,让两校之间的感情深化助推山东和新疆更紧密的联系

周老师从不放弃每个可以提升学生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开拓自己的学术积累和人生视野。2021年4月,同我校另一位优秀援疆教师张晓薇一起指导了两支学生队伍参加了POCIP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并荣获了团体三等奖以及个人二等奖。

从烟台到喀什,4696公里阻隔不了周老师对助力喀什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国永远比家大,国家与学校对我们援疆寄予厚望,我们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这是周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众多援疆教师心底的声音。

躬身入局,担当复兴大业

作为援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周老师也非常注重各族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她说,爱学生就要把学生当朋友,用心用情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喀大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自己是被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之间的关爱包围着的。因此,周健常走进宿舍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与学生产生精神共振,这不仅是拉近师生距离的最好方式,也是一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现。

“凡我所在,是喀大。”这是周老师常与身边的同事朋友讲的一句话。在她的身上,已经打上了喀大的烙印老师是在心里爱着这座城市,爱着这所历史底蕴深厚的大学。她说,留在这里无关待遇全是感情的牵挂——因为喀大的老师、学生打动了她,让她决定留在这里而这一留便是三年也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个三年又三年。

在这三年里,食堂的餐桌上、操场的跑道上、学生宿舍的书桌旁、学校的林荫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与学生走在一起谈笑风生的周健老师。每次谈话之后,周老师还会认真做好记录以便与学生后续进行深入交流对那些经济方面、学习方面以及就业等方面有着困难与疑虑的学生,因材施教,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确保学生们成长成才“一个也不能少”。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着自己的生活、求学及工作经历,与学生们一起谈理想、聊学习、话青春,通过谈心交流,用自己的大学经历来引导和鼓励学生,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用关爱温暖学生,用真诚感动学生。

谈到自己援疆工作两次延期时,她笑着说两次延期都是自己主动要求的,第一次是因为工作刚起步——认为自己在喀大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还不是离开的时候;而第二次则纯粹是因为她对于喀大的热爱。这种责任与感情支撑了她与喀大无法割舍的缘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周健为自己日常工作做的一本手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她笑着给我们说,她每天都会把要做的工作都写到这本手册上面,然后用这本手册去督促自己今天一定要完成这些事情。这样一件小事所反映的就是她身为一名援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每一件事都要力求做到圆满,就像她的援疆之旅,两次延期都是因为她的责任以及她对于这所学校深深的热爱。

在她的周围聚集了一帮年轻人,每周她总是和这些年轻的谈人生、聊理想、讲规划这些年轻人不仅是学生,也有很多年轻老师。在这三年里,她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周围的年轻教师,让许多年轻教师有了目标和规划,为喀什大学留住了许多优秀教师,让众多年轻教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坚定的动力

母子传承,吾辈当自强

三年的援疆工作,周健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定期为认亲结对的家庭捐款送物。此外,她还主动承担了另外3个贫困家庭的定点扶贫工作,定期到3组贫困家庭帮农助农,从扶智到扶志,用耐心细心帮助困难群众指导他们通过发挥自身价值实现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在援疆期间,她的母亲还有儿子都先后来到了喀什看望她。她母亲来看望她时,住了两个多月就被她送了回去。谈到这儿,我们从她的眼中看出了对家人的愧疚。因为工作她放弃了与母亲、丈夫、孩子相聚的时间专访进行到这时,我们更深觉周老师的不容易与对喀大的深情。

当还在上大学的儿子来看望她时,她带着儿子在喀什市区转了一圈,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末了询问一句:“这里风景很漂亮,民风朴实,但实在是太缺人了,要不你也留下来两年?”她临近毕业的儿子在几经思考后,毅然报名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下决心跟随母亲的脚步投身到这片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在得知儿子的选择后,周老师笑着说:“让他好好在这里磨练一番。上阵母子兵,我的援疆之行结束后有我的儿子在这里继续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我感到无比自豪。

老师鼓励儿子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的行为也感染了许多人那一年山东工商学院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学生格外多。周老师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打消了大部分学生对于支援边疆的疑虑也正是许多像周健这样的老师,使得喀什与喀什大学都蒸蒸日上

访谈的最后,周老师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期望,她希望以后哪怕援疆结束了还能不断地听到关于喀什大学的各种好消息,比如又增加了什么专业校区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喀大的个领域的校友们又取得了一番怎样的成就。同时,她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边疆接过他们这一辈人手中的接力棒,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为边疆的建设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里有我付出的汗水,也有我收获的果实。”三年多的援疆经历,周健不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援建新疆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且在促进边疆教育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援疆工作呈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作为喀什大学的晚辈,我们深深地被周健老师所感动,被这种融于中华儿女千年的责任感与大爱所感动。周健老师坚定的目光,更是无数援疆教师坚定信念的缩影,在他们的勇敢之下,不是没有牵挂,正是牵挂驱使,使得小家融入了国家,产生了跨越千里距离为新疆发展、为喀什发展、为喀什大学的发展而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正因如此,吾辈当自强。

撰稿:王志远(人文学院小学教育19-9班)

张珊(人文学院小学教育19-9班)

赵宇洁(人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

来源:校庆办

审稿:陈新富、徐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喀什大学